专题片整体结构怎么设计

专题片整体结构怎么设计

  • Post author:
  • Reading time:1 mins read
  • Post category:专题片

专题片整体结构如何设计怎样才能处理好专题片的整体结构呢?这就需要创作者在拍摄前做好结构的设计工作。生活本身可以向每一位创作者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但它却从来不给创作

专题片整体结构如何设计

怎样才能处理好专题片的整体结构呢?这就需要创作者在拍摄前做好结构的设计工作。生活本身可以向每一位创作者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但它却从来不给创作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态。要把这些素材糅合到一起,就需要我们按照结构设计的原则,对素材进行必要的集中、概括、剪裁和取舍。而这个过程,就是专题片整体结构的设计过程,也是创作者对素材进行思考、梳理和升华的过程。

首先,结构要正确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专题片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专题片也不例外,它的结构也要以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为依据,并将事物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在电视屏幕上。任何事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创作者只有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作品,才能形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尾声的完整结构形态。

例如,专题片《兴安号农业调查》描述了甘南县兴十四村农民艰苦创业的业绩,其结构形态基本遵循了调查的规律性:“序幕”是兴十四村的沿革变化,“发生”是以付华廷为首的兴十四村所有农民为办厂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高潮”是兴十四村与库宝村的对比,“结局”是县委主抓农业副书记郭树仁的访谈,“尾声”是一组空镜头,预示着兴十四村的未来更加美好。

其次,结构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创作的整个过程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结构当然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主题的需要去安排、设计作品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的结构达到严整统一的艺术效果。否则,专题片结构的疏密、详略也就失去了依据和准绳。

例如,专题片《西藏的诱惑》要表现的主题是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而是半心半意的人心中没有真神。正是出于这一主题表现的需要,创作者在“序幕”和“尾声”中展现了跋涉在朝圣之路上的四位宗教信徒的朝圣情状;在“发展”阶段又安排了四位艺术家跋涉在艺术的朝圣道路上。这种独特的结构形态艺术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同时主题本身也奠定了这一结构的基础。

再次,结构应该适应不同的文体。专题片文体不同,对结构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新闻型电视专题片因为要记事写人,因而一般用“纵向”结构;政论型电视专题片,因为以发表议论为主,因而一般采用“横向”结构;散文型电视专题片因为要抒情写意,因而一般用“散点”式结构。《一份未做结论的报告》属于新闻型电视专题片,故而从纵向上介绍了长春一家工厂三位技术骨干自动离职,应聘于乡镇企业引起风波的全过程;《让历史告诉未来》属于政论型专题片,故而从横向上用一组组的画面作为主题论据;《朝阳与夕阳的对话》属于散文型专题片,故而采用了散点式的画面形态,将两位艺术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真实情景,以生活原有的形态呈现在电视屏幕上。

专题片整体结构怎么设计

专题片制作的结尾技巧

专题片制作的结尾技巧

1、强调式结尾

以强调的语气结尾,加深受众对企业品牌的印象,从而为企业产品销售带来更好的效果。

2、祝愿式收尾

这种带有祝愿模式收尾的企业专题片制作非常普遍,比如对受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以及情感的祝福和问候,都能受到受众的支持,而且容易得到受众的好感度。

3、决心式收尾

企业专题片制作对企业的发展理念所定下的决心,无论事承诺完善的服务、先进的技术还是产品的品质保证和公益事业等,都是对受众的一种表态,告诉受众企业的态度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决心式的收尾容易得到受众的好感与支持不说,更容易得到行业的发展契机。

4、抒情式收尾

以抒情的方式结束,带动受众的情绪,引起大家的共鸣,为企业产品或者是品牌营销宣传带来更好的宣传效果。

要制作一部好的企业专题片,有头必然要有尾,这样有始有终才能展现出企业的实力,同时具有更好的美感和欣赏度,而结尾之时采用的各种手法,不仅是一种支持企业宣传的方式,更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在这个结束的部分,刺激受众的感官和视听,从而带来更进一步的成交,这才是企业专题片制作的最终目的。

专题片整体结构怎么设计

专题片制作怎么表现过去时

专题片制作如何表现过去时

一、使用遗留物、影像资料或图片资料为主题表现过去时

这种手法是指使用电影资料、电视资料或照片资料等方式,来表现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如笔者就曾经拍过一个人物专题——《无名的老兵》。主人公是一位国民党抗战老兵,参加过远征军,经历非常丰富。但他参加中国远征军的经历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早已经成为历史。为了寻找画面,笔者上网搜索了远征军抗战的视频资料,如崔永元系列纪录片《我的抗战》和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从中选择的一部分视频非常精彩,使专题有了丰富的画面。同时,笔者还在网上寻找到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图片,有关野人山历史的图片等,以特效的方式,运用到画面中,真实地再现了老兵异国他乡、浴血抗敌的历史。笔者创作的专题片《一代名臣骆秉章》也是这样处理的。

二、充分利用过去时的现场,补拍画面

追溯过去,虽然事件不可逆转、重现,但作为事件发生的地点却依然存在。事件发生地点,包括大量实物信息,如土地、河流,房子、树、石头等等。

这些实物可以引起观众的联想,想象出事件发生时的情形。如笔者报道过一个杀人案件。女被害者无故失踪,家属报案,警方多方排查线索,查找到其与男友的租住地,锁定其男友为嫌疑人,最后远赴福建,将其男友一举抓获。由于女被害者当晚和男友发生争执、以致被害的过程难以展示,记者便和法医来到案发现场,拍下了法医在卫生间提取到一滴血迹的细节,并对案发现场和周边环境进行了全方位拍摄,让观众在观看警方破案时,可以展开合理的联想,便于理解整个侦破过程。此外,为了表述警方抓获罪犯的过程,还可以补拍一些出动警车、警力的场面。

三、选取有一定寓意的画面

根据旁白表述的内容,选取含有相关寓意的画面。比较常用的有:用太阳升起表达充满希望、用月亮衬托周围环境的静谧、用奔腾的河水表现革命形势的蓬勃发展等。如专题片《伪满洲国里的“中国地”》,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期间,东北普通农民王老凿,带领庄上的青壮年,不畏生死、共同抗日的故事。片中在提到日本人对村庄烧杀抢掠时,用上了自然界中灰蒙蒙的天空、飘忽暗沉的云朵,以表达家园被毁、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痛惜之情。当抗日战争历经艰难终于结束,日本侵略者投降时,则用上了一幅优美的朝阳图,画面上一轮黄澄澄的朝阳从地平线上跃出,表达了人们劫后余生的欣喜。

四、用同期声来表现过去时

对过去发生的事情,有些实在难以用其他画面来表现,这就适合让采访对象或主持人通过讲述来表现。例如,笔者曾做过一期东南亚归侨的节目。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东南亚归侨毅然决定回国,在回国以及定居的过程中,发生很多故事。由于没有画面,记者就采取了主持人串场的方式,带着观众游览华侨农场、拜访归侨老人,并采访归侨老人,说出自己亲历的故事。这样,一方面显得节目形式灵活,另一方面弥补了画面的不足,收到两全其美的效果。其实,无论追溯多么遥远的历史,最为关键的就是找到当事人以及留下的“物证”,以便由当事人对当时事件、人物的追忆。专题片《花山碉楼》也采用了这一方法。

五、制作动画漫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电视专题片用电脑制作动画漫画的方式来表现过去的事情,给观众耳目一新、栩栩如生的感觉。如崔永元的抗战纪录片《我的抗战》中,大量制作动画,画面看起来又非常精良,有效弥补了画面的不足。电视专题片《伪满洲国里的“中国地”》也延续这一方法,多处动画生动地再现了日本人对东北烧杀抢掠和当地人民努力重建家园的过程。

六、恰当地运用字幕

字幕在电视专题片中运用十分灵活。可以传达事件名称、时间、地点、人物等,还可以起到加深理解、烘托环境、深化主题的作用。如笔者的历史题材专题片《无名的老兵》,片中讲述到中国远征军在缅甸联合英军对日作战。战争的进程非常残酷,日军推进速度非常快,中国军队最终兵败,撤到边境野人山。在描述其中几次重大战争时,就用字幕加以描述。同时,配上打字机的效果声,充分体现了战争的紧张感,又将战争历程一笔带过。

专题片整体结构怎么设计

今天关于专题片整体结构怎么设计的相关资讯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专题片制作以及视频拍摄方面的资讯,记得关注匠心文化哦。

[版权声明]

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欲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www.ou-b.com/ztp/gov_12724.html